管线钢是指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管道所用的一类具有特殊要求的钢种,根据厚度和后续形成等方面的不同,可由热连轧机组、炉卷轧机或中厚板轧机生产,经螺旋焊接或UOE直缝焊接形成大口径钢管。管道运输与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并列为现代五大交通运输方式。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早已被业界熟知,一直以来对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造成诸多掣肘。钢铁作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市场进入壁垒不高但退出很难。低迷的市场需求还让国内粗钢产量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而明年还将继续下降。2013年国内钢材市场出现阶段性的需求峰值后,逐步进入弧顶区,并带动粗钢产量降低。钢企创新转型成为其持续生存并在未来获得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诸多传统行业如餐饮、教育、旅游等拥抱互联网后,都逐渐摆脱了以往的困境,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这正是因为互联网能催生上述行业的创新灵感与动力。"互联网+"时代下,钢铁行业创新转型也离不开这一重要手段。互联网+钢铁模式为钢铁行业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降低成本,提高销售,这是钢铁企业拥抱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其次,提升钢铁行业效率。互联网信息透明化的特点使供需关系明确,有利于钢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互联网工具可连接钢铁产业链各个环节,从而提升钢企商业模式效率。现代管线钢属于低碳或超低碳的微合金化钢,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管线钢生产几乎应用了冶金领域近20多年来的一切工艺技术新成就。目前管线工程的发展趋势是大管径、高压富气输送、高冷和腐蚀的服役环境、海底管线的厚壁化,最后,助力钢铁行业智能化。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的发展大势,钢铁行业身处制造业大环境中,早期管道离中心城市较近,地理环境和社会依托条件都较优越。如今,新发现的油、气田大都在边远地区和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带,如向西欧市场供气的阿尔及利亚气田,可向远东市场供气的西伯利亚气田,可向美国市场供气的北阿拉斯加气田和我国东部、西北部油气田等。随着边远油气田、极地油气田、海上油气田和酸性油气田等恶劣环境油气田的开发,油气管道工程面临着高压输送和低温、大位移、深海、酸性介质等恶劣环境的挑战。为保证管道建设和运行的积极性和安全性,管线钢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是高强度、高韧性、大变形性、厚壁化、高腐蚀性和好的焊接性。未来也将与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向智能制造转型,互联网+钢铁符合钢铁行业向智能化转型的需要。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厂厂乐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