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是庄稼血,缺它了不得;水是庄稼娘,保水如保娘”,这些谚语都充分说明水在农田灌溉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我国降水量总量较好,但人均水资源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并且我国时常出现洪涝灾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田水利建设设备的滞后仍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水利设施技术薄弱仍然是国家农田排灌机等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我们迫切的对其进行解决。需要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转变灌溉方式,传统的灌溉方式浪费水资源严重,转变灌溉方式是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喷灌是将灌溉水通过喷灌系统(或喷灌机具),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由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滴状态,洒落在土壤表面,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优点是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机械利用率高,单位喷灌面积的投资较低,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需要政府对农田灌溉中实行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的大力支持,在二十世纪初政府大力倡导“三农”政策。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问,通过灌水去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经常维持较低的水应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在这一政策的扶持下为确保农民灌溉浇地用水,国家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结合本地水源条件、用水实际情况、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节水好方法。
中国水资源严重缺乏,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为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的1/4,中国500多个大中城市有300个缺水,5万多个乡镇中有一半供水不足。因此农业节水是保证中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必将是中国一项长期国策,所以中国必须发展节水型农业。喷灌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的目的。